木村屋的創始者 木村安兵衛本來不是從事烘焙業。
木村安兵衛出生在日本茨城県北相馬郡川原村、在東京府的授産(現在的職業訓練所)當公務人員。他在任職中認識五左衛門與梅吉二人。五左衛門在長崎出島(當時在日本唯一外國人居住的地方)德國人家當廚師,這時候學會作麵包。梅吉也被長崎出島的荷蘭人廚師僱用過,因此也會作麵包。安兵衛跟梅吉與五左衛門學習烘焙技術。
當初安兵衛想「沒有聽過叫做[PAN](麵包)的食物,不過毛唐人(外國人)能吃,日本人吃也因該 沒有害吧!」。但是烤好的麵包一點都不好吃。於是安兵衛想「加點砂糖可能好吃吧!」。於是他試過好多味道。
安兵衛覺得麵包擁有豐富的可能性與將來性、1869(明治2年)年在東京芝日陰町開幕了「木村屋」(當初店名為「文英堂」)。
當時的麵包是使用甘酒種(製造日本清酒時產生的紮雜)的吐司、還沒有生產使用米趜的紅豆麵包。
1874(明治7)年木村屋搬到林立紅磚房屋的銀座,但是當時的銀座未開發,沒有現在那麼的繁榮。 安兵衛與長兄榮(英)三郎開始賣紅豆麵包是剛好這個時期。木村屋紅豆麵包的製法是「當時很難取得麵包用的酵母,才改良研究出來用白米做的"酒種"來作麵包」。「使用多量砂糖的日本人喜歡的甜麵包,裡面包紅豆餡」就是木村屋紅豆麵包的歷史。
當時是1882(明治15)年、銀座名產、木村屋的紅豆麵包的價格為1個1銭。
簡單的紅豆麵包,而且口味僅有七八種。可是木村屋卻能將之發揮到極至,成為紅豆麵包的代名詞。從上面的簡述史,木村安兵衛因為看好麵包的遠景,而去學習; 又因為做出的麵包不好吃,而不斷繼續的改進,終於成為消費者讚不絕口的產品¸ 歷經137年而不衰。這其中的堅持與精神內涵是什麼一回事? 是我急欲想知道的。
感覺稍微敏銳的消費者會注意到,最近日式炸豬排專門店的招牌漸在台北街頭漸多起來。如果更深入探詢,便會發現這些店實質上是日本國內業者的分店,因為一切設備與技術,口味與配方,甚至店名都由日本移植過來。即將在台灣設立第一家分店的木村屋也不例外。
簡單的炸豬排與紅豆麵包,真的是日本的比較好吃嗎? 許多臺灣人一定不服氣,我也是其中一位。我特別去中山北路巷子一家日式炸豬排店試吃,口味還好。可是比起我以前在台北火車站邊的違章炸豬排店或台中市府路與民生路口的小吃店,後兩者才是我心中最好吃的炸豬排。問題是,他們早已消失么么。隨著違建的拆除,都市的更新,他們同時被時代潮流所淹沒了。是什麼分別,讓這些口味極佳的豬排店不能像日本 [知多家] 或 [木村屋] 一樣,隨著社會變遷而益形彌彰,老而彌堅呢?
兩家客戶要歇業了,在這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他們一定也不是結束營業的最後兩家。但他們也曾有過機會跟木村屋一樣,不斷學習,改良品質,堅持到底,百年永存。他們堅持了嗎? 我仍在懷疑。舊店關了,隨即便將有新店開張,這是市場生態不變法則。我們也將有新的生意。雖然如此,仍然衷心盼望,新的麵包店能從木村屋中學習到經營的內涵,簡單的法則,澈底的堅持,做出台灣人喜愛的麵包。
|